Q & A機油小知識

Engine oil knowledge

觀念與知識


此版面資訊會持續不定期更新

  • 機油裡到底需不需要加所謂的機油精?

    消費者也時常在問…機油裏到底需不需要再加所謂的”機油精”?


    很慎重的告訴各位,任何號稱可”適用”於各品牌機油的”機油精”千萬不要添加!!


    因為:

    1.一支成熟上市的機油,無論它的等級或價位如何,嚴格來說,其各自的基礎油及各式添加劑都會達到一個平衡比例..只是在衰退值,潤滑度,清潔度…等有很大的差別而已…


    2.”機油精”就是一種添加劑的組合,它絶非僅具有單一特性….例如,即使它加強了機油的清潔度,但難保其他的某一種添加劑會和原本機油中的添加劑有所衝突,甚至產生不可預知的化學變化,反而破壞了機油的平衡點….


    無論您自備機油或回原廠保養,師傅大多會不經詢問且習慣性的幫您加一罐機油精,他除了知道多賺您一次錢外,其他會發生什麼事,他一概不知!!更糟糕的是,您還會自己去看廣告買來加!!!


    換句話說,使用willbo機油千萬別加任何機油精,不僅浪費錢,而且還會造成反效果唷。

  • 機油五千保養?還是一萬保養?

    1. 其實哩程數是要將儀表哩程+靜止時引擎仍持續運作的部份,這樣才是真正的哩程數...也就是說,例如,該車大部份時間是在市區行駛,那真實的哩程數大約還要加上儀表哩程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甚至更多!!由以下分析你可以知道我所言不虛...假使你上下班都是走高速公路,照理平均時速都會在90上下,但為何在儀表顯示統計的平均時速卻不到40,甚至20幾而已?因為除了在高速行駛之外,沿路你會遇見紅綠燈,或小小塞車,這些時間,引擎是持續在運轉的!!!因此我們可以很大膽的估算,5000公里保養時,再加上引擎運轉的40%,實際哩程數大約應為7000公里了!!!微波機油各黏度的耐受哩程數平均大約是7000公里,實際上就是9800公里!!!
    2. 有一些原廠告訴消費者,一萬公里換油即可..這是很不道德的建議!! 因為新車保固三年,這三年當中,如是每一萬公里換油,才三年,當然引擎不會有太大明顯的損傷感受,因為您天天在駕駛它,長期下來沒有比較,即使重拖無力,您也不會有感覺,因為您習慣了..但三年保固過後,引擎機件因機油衰退變質所造成的傷害早已造成了..當引擎發現有問題,您去原廠,他們會告訴您,那是正常機件磨損!!!有一真實案例,有一黃小姐問我,我引擎幾公里大保養一次?我反問她,為何要大保養?..因為她愛車ALTIS遵照原廠指示每一萬公里才換油,結果六萬公里時大保養一次,費用是七萬元!!因為汽缸磨損了,吃機油現象嚴重,需搪缸及更換零件.....結果她把車賣給我另一保養廠師傅,師傅整修後再轉賣.....機油的品質和按時更新能不重視嗎??為了省機油錢,或是聽信品牌花大錢買爛油,您獲得的代價就是花更多的錢!!還一肚子氣!!!
    3. 尤其計程車業者因為營業成本考量,大多去保修廠實施890元或990元套餐保養...其使用的機油及機油濾清器品質極差...再者,他們也都10000公里才保養,如加上上述的實際哩程數換算,他們的引擎運轉幾乎達15000公里以上才去換油...想到都可怕!!!我都懷疑,這樣有省到錢嗎??車上重拖到不行,油耗呢?引擎損耗呢?....這種作法傷荷包才嚴重!!!

  • 機車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專用用油?

    機車用機油,真的有專用油嗎? 


    近日常聽聞此些相關探討,因此特地開一主題做討論分享! 


    其實,機車並沒有所謂的專用機油產品! 


    有人說:機車轉速較高,因此,品質必須比汽車還嚴苛?其實,錯了! 

    機車轉速雖較高,但其需求的抗剪力要求,卻比汽車來的低很多! 


    相對的,汽車轉速雖沒機車高,但其抗剪力的要求卻遠高於機車的需求。 


    因此,別被機車高轉速所蒙蔽過去,汽車的低轉速對於機油的負荷遠高於機車的高轉速。 


    況且,因機車族換油預算關係,所謂的機車專用油,都是以省成本低成本低單價考量, 

    因此都以 Group Ⅰ(礦物油)為基礎居多,頂多是Group Ⅱ(半合成類)就算不錯了! 


    因此,機車專用油並沒有什麼專不專用問題! 


    若有業者強調:機車該用機車專用油的訴求,說白了點,就是行銷上的需求罷了! 

    -----------------------------------------------------------------------------------

    全世界的機油規格與規範,目前都是依照 API 與 ACEA 的規範來實行的 


    而至今為止,API 或 ACEA 並沒有特別針對機車的用油,有特別獨立一個規範或等級出來 


    機車用油,目前依然是遵循 API 或 ACEA 的汽車用油規範或等級來實施的 

    也就是在 API 的規範裡,機車是與汽車的用油規格與規範是一起的 


    所以才會說,機油嚴格說,並沒有分什麼機車專用機油,道理就在這邊 


    若要說,要有機車機油的規範 

    就是日本 JASO 有公布 T903-98 規範,針對濕式離合器(MA) 機車的新規範 

    但目前市售機車大部分都還是屬於乾式離合器(MB) 


    目前也只有 JASO 日本針對機車用油,有提出 MA 與 MB 兩個規格 

    而其他規範,也還是依照 API 針對機油的要求來做的 

    MA:適用有濕式離合器的重型打檔機車 

    MB:適用市售速客達的乾式離合器機車 


    目前絕大多數的台灣道路速客達與野狼等打檔機車,95%以上,都適應 MB 


    而微波機油全系列的機油,就是屬於 MB 規格 

    機車建議使用5W-50


  • 酯類機油會傷油封嗎?

    有人說酯纇機油會傷油封,答案剛好完全相反!!....甚至還有傳言說酯類(ESTER)機油較易酸化...


    1. 一般油封的材質是橡膠製品,它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只要時間長或長期使用較差的機油,其散熱效果不佳時,就會產生硬化現象,一旦油封硬化就會發生漏油的情形,這是不可避免的...而酯類機油的成份是完全與全合成(G3)(含)以下基礎油的成份完全不同的...酯類基礎油(G5)它的作用主要是非常耐高溫及潤滑效果極強,是位居最高的第五等級...而它的另一良好副作用就是有"滋潤軟化"油封材質的效果!!!至於,為何在網路上會有如此反置的傳言,原因無他,因為酯類基礎油成本非常高,導致市場酯類機油不多,所以很多非酯類機油的經銷商就會故意誤導消費者,酯類機油"容易"傷油封及"容易"使機油酸化...再加上網友們"以訛傳訛"就形成這種人云亦云的情況...
    2. 至於易酸化的問題,其實應著重在除了機油內添加了酯類的基礎油外,其餘的主體基礎油是何等級?一般酯類機油內添加酯類基礎油的比例是不可超過20%的,而再扣除各式添加劑的比例後,其實主宰該機油的等級及酸化難易就是主體基礎油了!!也就是,如該機油的基礎油是全合成(G3)加上酯類(G5),那它不易酸化的能耐絕對不會高於PAO(G4)加上酯類(G5)的....

    其實要認真研究討論,那非得寫出一篇論文不可....簡而言之,酯類機油不會傷油封,而是反而會延長油封的壽命....而如果要檢視一支機油的酸化難易,那就必須作"引擎測試",看它的"總鹼價"及"總酸價"二者的消長變化及曲線坡度了...或是可以在"線狀表"中看出一點端倪,線狀表是一支機油的完整底細,目前我沒有見過有那一個品牌會公佈出來...而微波機油在創立時就誠實公佈至今。


    微波機油的基礎油就是PAO(G4)加上酯類(G5),且重點在原料都是來自較高階且品質穩定的國際生產商(商業機密)....市場上還有其他很多品牌的酯類機油,但他們都避談其主體基礎油為何,也避談使用的酯類等級為何...再者,基礎油及各式添加劑的等級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之間的配比關係必須要很平衡,而不在於他們的比例有多高....


  • 為何汽車會吃機油?

    汽車為何會吃黑油(機油)....當然原因有很多項,我們僅以機油黏度方面討論

    常看到很多人現在的車子都會吃機油吃的不亦樂乎,偶爾就要來半罐一罐的


    尤其以現在的 歐系車 渦輪增壓引擎 居多。

    問題其實就是出在,使用的機油太稀了。

    現在很多為了節能需求,因此選用極低黏度的機油。低黏度,油膜薄,油門輕快。因此,會有 3% 的省油效果。但也因此,油膜薄,所以會有吃機油,引擎噪音大,保護性低的問題。

    原廠只要在你保固內,引擎不要出問題就好了

    過了保固後,引擎有問題,那就是你家的事情了


    現在看到好多人,傻傻的,敢用 0W20 超低黏度機油,我該說他太天真嗎?


    在台灣,若要使用低黏度機油


    我建議,5W30 已經是極限了


  • 為何我的渦輪比較快壞掉?

    <為何我的渦輪比較快壞掉>

    其實汽車的渦輪也是要靠機油來冷卻,歐系或是高檔一點的車子還有靠冷卻水來冷卻降溫。渦輪轉速一分鐘高達到30萬轉以上,溫度高達900度甚至更高。軸心和銅套之間因為有機油的潤滑不會相觸接觸,排氣葉片裡面溫度很高,機油如果耐熱性不夠,一下就熱衰竭,甚至燒焦在軸心裡面,油道阻塞、變小,漸漸的機油流速變慢,機油無法潤滑,軸心無法降溫,會造成軸心磨損,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葉片和進排氣外殼產生摩差相互碰種,造成葉片缺角。會造成增壓值無法達到正常值,且會有噪音出現,這些都代表渦輪已經出現狀況,要避免這些狀況出現要選用全合成或是更高檔的基礎油用pao以上等級的機油。


    微波機油屬全合飽和多元醇酯機油,對渦輪的保護是不需要車主擔心的。當關閉引擎的時候,一般機油的油膜會在引擎停止工作時從金屬表面流失。而當再次啟動引擎時,兩金屬表面的油膜已消失,導致乾啟動時而造成所謂引擎冷啟動造成渦輪磨損。相反,WILLBO酯類機油可形成黏附分子油膜,即使引擎停止工作,它也可吸附於兩金屬表面之間,潤滑及保護渦輪軸心,也能防止機油因為高溫而造成碳化,對渦輪保護不佳。


  • 保養時,機油卸下來是黑的好還是不黑的好

    機油一般都必須有清潔性,也就是清淨分散油泥的效果 


    好的機油: 

    他必須擁有絕佳的清潔性,引擎內部才不會一段時間後有油泥產生,也才能延長引擎使用壽命,才能維持您愛車的引擎性能表現。 


    好的機油,其清潔性好的話,可以透過更換機油時,洩油時,來看看舊油的顏色,若是黑的,基本上表示清潔力不錯 


    若不是黑的,此時您先別高興太早,以為這支機油不錯,其實,可能他的清潔效果不佳,您反而應該擔心引擎內部是否會累積油泥產生。 


    一款機油清潔力好不好? 

    其實保養廠大略都瞭解,但不會跟消費者說清楚,有時還會誤導消費者說機油不黑才是好的! 


    但卻會建議您每幾萬公里保養時,建議您使用:油泥清洗劑,來洗引擎,洗油泥,以免引擎造成的油泥累積過多,影響引擎壽命.....這不是很矛盾嗎?既然機油清潔效果好?那又何必使用油泥清洗劑來洗引擎? 


    所以,一款好機油,不但清潔效果好,另外也可以幫您省下一筆不小的油泥清洗劑的費用喔..


  • 到底可否自備機油回原廠保養?

    1.公交會有規定,原廠不得以取消保固為由,拒絶車主自備機油...當然自備機油必須符合車主手冊中原廠建議的機油規範範圍(例:黏度、A3/B3)....亦即,只要自備的機油符合車主手冊建議的機油規範,原廠不得拒絶,或取消保固.....所以,當原廠提出車主必須使用原廠機油或原廠認證的機油時,你只要告訴他,公交會有規定,只要符合機油規範就可以自備,更不能取消保固....您知道公交會的規定,這一點您一定要向原廠表明,這時原廠就不敢進一步囂張...


    2.當在溝通自備機油的部份時,暗示我有用手機錄音...


    3.如原廠堅持必須使用原廠或原廠認證的機油時,可以請他們另列文件表明原廠的規定,而你亦須保證自備機油的規範是符合的,大家同列簽名以作示負責...這時原廠會不太敢簽了....


    4.此時,如原廠要求你出示自備機油的相關成份及資料,不要理會!!你只要在上述的資料表明絶對符合原廠要求,否則引擎損壞時,同意不予保固...因為,要提供某品牌的機油成份資料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成份配比是商業機密,不可能取得...


    5.那麼如何保證您的自備機油是符合原廠規範呢??....中、美、日、韓等各大廠生產的車種所用的機油,大多都是走API規範的,所以,如您的愛車是上述車種,建議您自備的機油必須通過API認證,瓶身必須有甜甜圈標章...通過API認證的機油,只要規範符合原廠要求,原廠絶對無法拒絶,如拒絶那絶對是惡意的,這時非檢舉不可...


    6.如自備的機油僅標明"符合"API認證,那就比較困難些了,因為符合並不代表通過,除非您真能取得油商提供的機油資料...


    7.歐系車種就較麻煩些了,因為歐系車種的機油不走API體系,而是遵循ACEA體系....不過,ACEA並沒有實體認證的機構,也就是說,只要機油瓶身有標示符合ACEA某種規範,原廠亦不能拒絶...


    8.如您怕麻煩得罪原廠,但又不願用原廠機油,那就換一家,您不一定要在購買的那家保養,其他家也是可以的,A家的老闆和B家的老闆不是同一人,規定也會不一樣...


    總之,我是絶不屈服原廠的威脅,一般來說,只要表明知道規定,而自備的機油也符合規範,原廠一般都是同意的...


    微波機油都是通過API認證的,也都具備詳細資料可以提供給消費者,所以自備微波機油回原廠絶對沒有問題...


  • 使用willbo 機油會有什麼明顯的感受?

    微波機油使用高成本基礎油及必要之添加劑,因其成分具”極耐高溫””潤滑度高””穩定性高,不易變質”等特性,很明顯的會產 生如下的效果:


    A. 油門會變很輕,輕踩油門,車子會起步很快。


    B. 引擎聲音變小,經多次使用分貝儀測試,大約可降低五分貝。


    C. 車身不太會震動,在車內會更靜音。


    D.大腳踩時,引擎轉速會拉的很快,換檔時不頓挫.


    F.行進時放開油門,車輛繼續滑行距離變很長,相對就更省油。


    G.衰退期長,各式黏度油品平均約在6000公里開始緩慢衰退,他牌約在3000公里開始急速衰退… 


    H.因衰退期長,相對不易產生油泥!如舊車更換為微波機油後,經約三次的更換,引擎的油泥將清除八成以上!


  • 何謂API 認證?

    API即為美國石油協會

    全世界有二大機油認證的機構,當然還有其他各大廠自己所謂的認證....


    1.先講各大廠自己的..如經福斯或經BMW認證...事實上各大廠並不會為了機油而又去開一間機油合成廠,而是請某一家機油合成廠代為製造"屬於"他自己的機油,實際言,就是要綁死購買該廠汽車的消費者,但其機油和他牌者並沒有什麼差異,只是等級高低之分而已....


    2.是ACEA亦即"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顧名思義,歐洲汽車製造商是誰?不就是賓士、寶馬、奧迪....他們會給外來的油認證嗎?讓外來的油搶自己的生意?不可能的!!!


    3.就是美國石油協(API)...這個機構是開放給全世界任何油品認證的,認證通過後每年還要書審,覆驗的動作,以確保經其認證過的油品能夠維持品質....而微波機油系列就是送經API認證的油品,油品標章上會有一個"甜甜圈"標章...要辨其真偽可在API的官方網站輸入油品"品牌名"或"國家"或"認證編號"就可以查的到....


    坊間有很多油品非真實經認證而隨意標上甜甜圈者....消費者可逕向經濟部舉發,獎金台幣30萬...或其油品外觀標籤上隨意寫上 [符合] API或ACEA認證規格,其實這都是違法的...因為說"符合"是他自己說的,不是嗎?既然符合,那為何不直接認證呢?


  • 全合成酯類機油優勢

    全合成酯類油的優勢:


    在一般情況下,機油會在兩接觸面間形成一層連續的油膜。這層油膜負起了液態潤滑的作用,防止金屬零件間直接的接觸,從而減少摩擦。 機油能否提供液態潤滑取決於能否在金屬零件表面形成連續的油膜。當這層油膜在重負下斷裂,便會造成阻力和增加金屬零件的摩擦。


    能在基礎油失效的情況下保持卓越的潤滑效能是酯類油在臨界潤滑情況下的優勝之處 。 酯類分子中的氧元素使它帶有正電極;氫元素使它帶有負電極。由於電極作用,酯類分子可吸附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稱為黏附分子油膜的油層。正是這層黏附分子油膜使酯類油從其他因黏性而形成油膜的機油中脫穎而出。


    當關閉引擎的時候,一般機油的油膜會在引擎停止工作時從金屬表面流失。而當再次啟動引擎時,兩金屬表面的油膜已消失,導致乾啟動時而造成所謂引擎冷啟動磨損。相反,全合成酯類機油可形成黏附分子油膜,即使引擎停止工作,它也可吸附於兩金屬表面之間,潤滑及保護引擎。這是酯類機油的特性,因此不需刻意追求低黏度的機油來保護引擎冷啟動的磨損,改用微波酯類全合成機油便可達到此效果!